首页

丝袜美脚文章

时间:2025-05-29 08:23:58 作者:四川青年“大森子”:在乡村烟火里打捞时光的“共享孙子” 浏览量:20394

  “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建设教育强国,大国领袖念兹在兹。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彰显务期必成的笃定信心。“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鲜明要求传递狠抓落实的坚决态度。

  01

  锚定目标:建成教育强国

  这是时隔6年召开的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两次全国教育大会,都是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召开。两次大会上,总书记都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问候。今年这次大会前,总书记还接见了参加庆祝第四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代表。

  △2024年3月,习近平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考察。当时他说,国家要强大,必须办好教育。(总台央视记者覃思拍摄)

  6年前的大会上,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次大会以来,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更加坚定,路径更加清晰。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同时要建成的还有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等等。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

  去年5月,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聚焦“建设教育强国”。在主持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围绕“我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课题作出系统阐述。

  △这是北京育英学校的科学教室。2023年5月,习近平在这里调研时,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在今年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强调,要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这也是继今年6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强调“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之后,我国一体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部署。

  02

  我们要建成怎样的教育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什么模样?

  去年5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除了重申“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

  《时政新闻眼》注意到,两个多月前的“科技三会”上,总书记也曾描绘科技强国的模样: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必须具备5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包括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等。

  △2024年6月上旬,习近平给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回信,勉励他推动学科交叉与前沿创新。(图/视觉中国)

  建成教育强国,要依靠怎样的基本路径?

  在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

  在讲话中,总书记还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包括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

  从六个“力”,到五对重大关系,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建成教育强国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闽江学院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习近平曾为该校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03

  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习近平作出系统部署

  建成教育强国,除了明晰目标、把握规律、认清路径,还要有扎实行动。

  在今年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方面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2021年6月,帮助数千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的人民教师张桂梅,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总书记首先强调的,是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浇花要浇根,育人须育心。在6年前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鲜明指出,“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那将是教育的失败。”

  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重中之重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办好思政课,是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今年6月到青海考察的第一站,总书记就来到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观摩一堂思政课。

  如何抓好新时代的思政课建设?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2024年7月,江苏南通,学生们参加暑期思政课实践活动,参观红十四军纪念馆。(图/视觉中国)

  总书记在大会上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

  去年5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就曾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在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2023年7月,习近平调研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强调要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图/视觉中国)

  总书记还强调了其他几项重点。

  比如,教育公平问题。

  总书记曾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这次大会上,总书记对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持续巩固“双减”成果、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等提出明确要求。

  比如,教师队伍建设。

  强教必先强师。总书记曾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去年教师节前夕,总书记精辟概括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在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提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总书记还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这也是建成教育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两个多月前,在“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1年时间了。我们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一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建成教育强国,同样时不我待,需要行动起来。正如总书记所说,“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美国洛杉矶一家超市发生枪击事件致一死一伤

奥运会开始前,石宇奇状态出色。本赛季,他已斩获4个巡回赛冠军。此外,石宇奇还生涯首次登顶世界第一,以头号种子身份出战奥运会。遗憾的是,最终他未能突破男单八强的战绩。

港股8连涨 创逾6年来最长升市

免费阅读在狂飙突进的高速增长期之后,并未取代付费阅读,而呈现出长期共存、相互借鉴的态势。运营模式稳定以后,无论是免费平台还是付费平台,也开始把精力放在作品生产上。起点中文网积极扩大个性化推荐的比重,而番茄小说在2024年年中也推出了第一个统一性的榜单巅峰榜,意在鼓励和推荐能得到大多数读者喜爱的小说。目前看来,或许正如两家平台各自追求的使命所示——前者是“让好故事生生不息”,后者是“让好故事影响更多人”,付费阅读仍更有产出好作品的能力,而免费阅读则更擅长让好作品抵达更多读者。文学平台对文学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最终是要为创造读者喜闻乐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作品而服务的。

美国多地非裔民众收到种族歧视短信:“你被挑中采棉花”

此外,于蕾认为“她经济”不仅仅是女性对自己的力量的展现和消费,女性对家庭消费结构的转变和升级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教育消费。斯巴达儿童赛爆发式的增长也反映出妈妈们在教育消费的转变,更多的中国年轻母亲愿意孩子接受挑战和体育教育。

湖南沅江:4斤重野生娃娃鱼放归南洞庭湖

据了解,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工程作为一期工程延伸线,长约7.61公里,分南北两段线路。其中南段龙港站与19号线换乘,所经区域覆盖教育、音乐及文创产业,北段结合沿线文化特征及文化资源,风格为“多维创意”,充分展现“国际音乐之都”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

王合生已赴任黑龙江

本次调查主要覆盖三类在职人员,其中技术专家是指负责开发新技术并运用专业技术知识的员工,技术相关员工是指涉及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员工,以及非技术员工是指不涉及高级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员工。

相关资讯
宁夏泾源:正是山花烂漫时

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审结涉教育、就业、养老、食品安全等民生案件539.1万件,同比增长14.2%。关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典型案例,明确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规则,兼顾左邻右舍、楼上楼下不同利益,引导互谅互让,携手解决老年人、残疾人上下楼难题。我国超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工伤认定、社保缴纳等方面存在堵点,每年约5万件此类劳动争议诉至法院。发出5号司法建议,协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加强对超龄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引导和保障“老有所为”,助推劳动力市场规范有序发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审结涉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14.2万件,同比下降10.2%。根据实际用工,判断外卖小哥等与平台企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破除以劳务连环外包、诱导注册个体户等方式规避用工责任的“障眼法”。明确把“付出实质性劳动”和“明显占用时间”作为线上“隐形加班”的认定标准,让在线工作有收益,离线休息有保障。有力支持依法维权。加大拖欠薪资案件审判执行力度,帮助农民工追回21.8亿元“辛苦钱”。依法审理“宠物伤人”案件,发布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明确饲养宠物是个人权利、管住管好是法定义务。李某向多地制销30余种不合格农药,严重危害收成、农民损失惨重,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坑农害农、国法不容。

热门资讯